2023-01-17 10:41:01
01
父母的偏心,是对自强不息的孩子最大的侮辱。
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,他们非常勇敢、积极进取,似乎心中从没有负能量,永远热情地对待别人,是一类非常温暖的人。
但很有可能是他们经历过黑暗,没有人帮他们,所以只能自我拯救。
小榕(化名)靠自己的本事月入2万,她妈为了养活儿子一家人,直接向女儿要每月1万。
02
小榕从小就知道母亲更爱弟弟多一些,但是一切都还在她可以接受的范围内。
小时候,小榕每天都生活在纠结“母亲是爱自己还是更爱弟弟”这个问题上。毕竟那时候她年纪还很小,不懂什么是“重男轻女”,很自然地发现母亲对待自己和弟弟的态度不一样。
一开始,母亲还会背着小榕把好吃的留给儿子。
比如趁小榕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炖肉,先给儿子吃,等女儿回来时就说:“谁叫你出去玩的,不是我炖肉不让你吃,现在肉也凉了,你等下一顿饭的时候再吃吧。”
这时候母亲还会找借口,让小榕认为是自己的错,而不是母亲偏心。
到后来,小榕上了初中,母亲就不再装样子了,她很直白地偏疼儿子,给儿子买一双运动鞋300多块,给女儿买鞋就随便买个80多块的。
小榕穿着鞋上学,同学都说她的鞋看上去像30多岁的阿姨穿的。
小榕向母亲抗议了之后,母亲给她买了一双100多块的,看上去起码正常多了。
事后,母亲也没有多说什么,所以小榕也就没有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。只不过,像这种让人心里不舒服的小事还有很多次,时间长了,人的心就凉透了。
小榕渐渐地对母亲的爱失去了渴望,对母亲和弟弟的态度也变得很敷衍。
至于父亲?那个男人对母亲唯唯诺诺,也从来不关心养育孩子的问题,每天回到家里只知道看电视,后来家里有了电脑,他就打游戏到凌晨,什么也不管。
所以长大后的小榕,对家人并没有很深的感情。
只是母亲与一般重男轻女的家长不一样,她不会恶意打骂女儿,只不过是有些漠不关心,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儿子身上。
因此,一向很会自我安慰的小榕有时候就想:母亲没有虐待我,我还应该感谢她呢。
恋爱、结婚,在这些事上,母亲也没有为难小榕,她看中的男人,母亲不会说他不好,反而还夸女婿会做人、相貌好。
谈婚事的时候,母亲也没有要天价彩礼钱。
生活看似平稳地过着,小榕凭自己的本事、凭着高学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,在32岁的时候成为了公司的一个主管,每个月薪水2万多块。
丈夫也不是吃软饭的,他每个月工资和小榕差不多,正在评职称,顺利的话薪水还要涨。
小榕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不满意,母亲重男轻女这件事已经打击不到她了。
更何况,这些年来母亲没有“作妖”,并没有因为弟弟的事为难自己,所以小榕觉得这样的家庭也还凑合,不必管他们,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。
年初,母亲提出让女儿给自己养老的要求。
母亲说:“我也知道你不喜欢和我们一起住,我就不去你家了。你弟刚结婚,我也不能去他家让他养着我。要不这样,你每个月给我养老钱,我就在家里待着。”
小榕答应了,每个月给母亲5000元养老费,对于她2万的工资来说不算是负担。
这个钱数是小榕决定的,母亲并没有说什么。
只是不到半年,母亲就提出要把钱数涨到每月8000元。小榕很疑惑,老家物价并不高,每个月3000元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,5000元更是滋润,怎么母亲要这么多钱?
母亲解释说:“我现在腰疼,每个月都要吃中药,贵着呢!算下来每个月都得花一千多。我还想买点按摩用的……”
小榕懒得听母亲絮叨,就随便答应了母亲的要求,每个月给她8000元的养老钱。
又过了半年,母亲张口要每月1万。
小榕这次是彻底不相信母亲的说辞了,什么中药、什么按摩仪能每个月花5千元?母亲肯定是在撒谎!小榕想,母亲该不会是迷上了打牌天天输钱吧?
趁着过节,小榕没有提前通知,就直接回到家里。
母亲不在家里,小榕问父亲:“我妈哪去了?”
父亲说:“去你弟家了,你去找他们吧,正好,你劝劝他们,太不像样了!你弟一年前被公司辞退了,就一直不找工作,你妈把养老金都给他了,还天天去他家干活!”
小榕问:“我给我妈每个月8千,她是不是都给我弟花了?”
谁知父亲一脸茫然:“什么?你给你妈这么多钱,我咋不知道?”
小榕气不打一处来,直冲到弟弟家,母亲果然在伺候弟弟一家人。
小榕一通质问,这才知道自从1年前弟弟在家待业,母亲向自己要来了钱,弟弟和弟媳就都不想出去工作了。
母亲要更多的钱,就是因为他家全家都待在家里啃老!
小榕愤怒至极,但是被花掉的钱也要不回来了。她当场和母亲、弟弟断绝关系,声称再也不会给他们一分钱,离开了这个不属于她的家庭。
03
现代重男轻女家庭,完完全全属于“人间惨剧”。
因为城市人已经脱离了“不偏疼儿子就活不下去、活不好”的时代,明明靠培养女儿一样能过上好日子,却把资源都倾斜给儿子。
结果就是太过丰富的资源惯坏了儿子,又让女儿寒了心。
一:不要对重男轻女的父母有任何期望
重男轻女这种行为,就像成年人婚后出轨,一旦产生,就是对人性的彻底毁灭。
孩子幼年时处于各方面能力都非常低的状态,他们依附于父母而活,需要父母的正面感情来帮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,感受到足够的爱意,才能保持情绪稳定。
否则就很容易变得一惊一乍、过度渴望关爱,感情变得扭曲。
不论是从理论,还是实践的角度,父母都不可能拒绝孩子对父爱和母爱的渴望。
孩子要拥抱、要关爱,父母怎么可能狠心拒绝?能够拒绝女儿的拥抱,把无限的爱意留给儿子,说明父母不是感情淡漠,是有选择性地疼爱儿子。
能把对孩子的感情收放自如,这本来就不正常。
所以子女不要对重男轻女的父母再抱着任何期待,他们已经跨越了人性的那道坎,又怎么可能会真挚地忏悔?老年后悔,也多半是想向子女要钱的套路罢了。
二:孩子越惯越无能,父母越惯越无赖
被偏疼的那个儿子,很清楚自己比起他的姐妹更受父母欢迎,从小就活在与姐妹比较而来的优越感中,他的价值观早就已经扭曲了。
就像一些颜值很高、父母又不会教育的孩子,他们会错误地认为高颜值的人就可以全方位地碾压长得不好看的人,因此对颜值低的人非常鄙夷。
重男轻女的父母偏心儿子,也会如此惯坏儿子,实际效果如同“捧杀”。
这样的儿子越惯越无能。
同样的,女孩也不要惯着父母,重男轻女的父母老了之后依然是疼爱儿子的,他们因为老了没有更多钱给儿子,就会让女儿给钱。
这样的父母是不会忏悔的,只会越惯越无赖,要得越来越多,贪婪无底线。
文/无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