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8年我参军进藏,那时我们进藏可艰难啦……

2023-03-02 18:31:36

我在西藏当兵的岁月李力义

之一,在新兵连队

一九七八年三月初的一天早上,身着冬装头戴海虎绒帽,脚蹬大头毛皮鞋的十三个新兵,从各自所在的大队向彭山双江公社集中,领到棉被打成背包,胸佩大红纸花、等待出发。十点左右与附近几个公社的新兵在江口镇街上汇聚后,此时锣鼓喧天,鞭炮齐呜,在江口人民热情地夹道欢送下,登上了戒边征途的汽车!

当天下午,我们到了龙泉驿区的洛带歧山大队的新兵集训地。

我们排四个班驻东风渠旁边的东风渠管理站,两间大办公室,墙脚铺满稻草,铺上羊毛毡等就是我们的休息睡觉处。

每天的训练内容:立正、稍息、齐步、正步、跑步等队列训练……。记得第三天凌晨五点钟,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子声把大家惊醒:排长进屋讲到:“据情报,有一股敌人正向我们驻地偷袭,大家赶快整理好行装五分钟后出发!”不准照明!立刻我们这泼没见过世面的弹子兵,乱着一团:衣服裤儿都还没有穿周正,又忙着打背包~由于铺换铺,现在就是人挤人,我的头撞前面的屁股,后面的脑壳又抵到我的勾子,一塌糊涂~还没收拾好急促的哨声又响了,只好抱起背包就往外跑,列队集合。在排长的带领下,跑步离开。跑了几里路:跑步换便步,这时相互一看:狼狈极了,莫得那个新兵的着装符合要求,鞋带没拴好、衣服扣子没扣完、背包散起的~花样儿百出!这时天已大亮,解出警报,才晓得是训练科目。

在新兵连,除了训练也参加助民劳动,干一些农活。

三餐开饭前,一定是整队唱一首歌,一般选择短小精干的,如,《说打就打》,《我是一个兵》等,肚皮饿了,有时大家唱得敷衍,带队领导就会骂到:“鸡B毛钞韭菜--乱七八糟!”

结束完在歧山的新训,三月底的一天,就着手准备向西藏边防进发。排长亲自做示范:将所发的被、褥、毡子、皮大衣及衣物打成背包。他打好一个标准的背包用了十几分钟都不止。当时我就想:那晚搞我们的

紧急集合出大家的洋相,要是那个也给他娃头儿五分钟,还不是一样的……

准备好,午饭后,我们全连二百五十多人,浩浩荡荡地向红安火车站出发。

运送我们新兵的是拉货物的闷罐车,啥子设施都没有。两个班二十多人打开背包将整个车箱铺满。

火车走宝成线,在陕西宝鸡左转陇海线,最后经三天两夜抵达青海西宁。在四川境内还看得到青山绿水,在黄土高原就不一样了:越走越荒凉:枯树、风沙、冰雪……

闷罐车上最不便的就是:痾巴巴:冒着极大的风险抓紧扶手,屁儿朝车箱外。火车风驰电挚,冷风吹得屁儿冰冷巴冷,旋窝荡紧紧收缩,痾得出个屁!反正我有次内急告了一次不得行哦!弊到车站才解决。真佩服那些照吊不误的伙伴哈!

经过三天两夜,四月一曰抵达西宁军供站,在此休整三天。第二天,接兵干部告之:军龄从今开始算起。三天后,由青海汽车团的解放牌卡车运送我们从北线(青藏线)进藏!(从四川进叫川藏南线)

每台车车箱上,放一层装满大米的麻袋,我们就在上面放背包坐。说是压重量减少颠波。上路才晓得哈,路之难走,一路坑坑洼洼,滕得不行,遇到这些路车速可能只有二档哦,好一点的路稍为快点,一整天最多走一、两个兵站。有时走到兵站还不到吃饭时间,继续赶路,到了下一个兵站,又超过了开饭时间,真是饥一顿的饱一顿!或者啃干粮哦!

由于那个时候通信不发达,所以遭罪不少。后来接兵领导就采取:每次出发前,先派一台车提前2小时出发,到前面兵站报饭,这样才保证大家走拢有吃的。但是印象中一路兵站蒸的馒头,都是死久久的“军用馒头”,一看就是碱放多了!

越往前走,海拔也在增高,好多人都出现了高山反应:脸苍白、呼吸急促、胸闷难受……连我们这台车的司机都遭了,但他坚持开车,到达兵站我们去吃饭,他就扒在方向盘上休息,饭都不吃!看到战友的反应,到兵站后,我就帮到找卫生所,找医生护士,拿药送氧气!忘了交待:出发前指导员口头任命我为我班班长,帮助战友理所应当。

一天旁晚到达唐枯拉山的“五道梁”兵站,接兵排长提前给大家打招呼:睡觉时不准脸朝下爬着睡,不准被盖捂脸…,这里海拔高、氧气稀薄,有睡死的先例哈!这里的水都是咸的。由于大家高度重视,我们没有出现那个情况。第二天,每辆车的轮胎都挷起铁练子,缓缓驶过那段覆盖冰雪的路面!翻过唐枯拉就进入西藏了。

翻过高山,海拔也缓缓降低一些,记得进入西藏的第一个兵站是“安多”兵站。也不知过了好多天,一天来到“浪卡子”兵站,战友们看见美丽的羊卓雍湖,欢呼雀跃:太美了!而我有了那个反应:心跳得咚咚的如打鼓、胸闷气紧、脸色苍白……卫生员及时递给一袋氧气,还没有吸到三分一,心里面一下就舒服了,缓过来了。战友都笑到:恶劣地段你都没事,在这儿你有反应!就是哈,可能是补课哦!

下午到达江孜,看路标向左是亚东,向右是日喀则。我们的目的地是亚东!不久就过了帕里,接着就是下山的盘山公路,一圈圈盘旋,海拔逐渐降低,不一会儿就看到了薄雾下的森林,空气也好了,每个人都精神不少!经过一月的旅行,终于到达目的地亚东!看到现在新兵进藏、老兵出藏,都是乘飞机,感慨不已哦!与他们相比好象吃了不少苦头!但看了当年进藏的十八军:一边修路,一边打仗的情况,我们又比他们幸福哈!

在分到老连队之前,我们驻扎在亚东县城附近的藏民民居。这藏民房子分三层:第一层关牦牛等大牲畜;第二层主人卧室:第三层堆放杂物,如柴禾、风干的牛羊肉等。我们驻之前,三层就腾干净了,很宽敞:我们一个新兵排五十多人,居然铺挨铺的住得下!

在算待分兵的日子里,每天的训练有:爬山、队列训练、投弹、真枪瞄准训练……每次爬山我是紧跟带队的排长,一直保持第二。车转身看,把其他伙伴拉了不少距离。最后他们问我绝巧?我就说早上起来多喝了一盅盅儿白糖水,增加耐力。投弹最好成绩62米。实弹100米胸环靶射击,心里紧张,5发子弹,只一发打在环外,不算成绩的地方。挨骂挨腾了。主要是:刚刚瞄准,旁边战友的枪一响,就敢紧击发,心情紧张导致动作变形,肯定吃“烧饼”。总结了这些,待下次就好了,排开干扰,静心瞄准才扣扳机:一枪一个准,取得良好以上成绩!由于有了这点体会,事隔多年,在工厂组织的实弹射击中,一人夺得优秀!

分兵的曰子到了,那二年辰,新兵蛋子大都想到运输队开车当驾驶员,学一门技术复员回切好找工作。那时司机吃香哦!现在不算啥哈?可能打听的人不少,能不能分到运输队?后来接兵连长在全连点名会上明确告之大家:运输队只在有一年军龄表现好的战士中挑人。那天,首先是特务连来招人,同时给团首长选警卫员。身材高大脸庞帅的入选。我那位同村伙伴入选,给一位副团长当警卫员,这给他以后的造化奠定了不小的基础哈!我们这泼剩下的人,就只听候随机摇号。咱们运气还可以被分到海拔相对低的阿桑五连。

(注: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)

作者简介:

李力义:1958年生人,1978年3月入伍,先后在西藏亚东边防六团二营五连四排重机枪班战士,日喀则分区干教队学员,分区后勤部军需库战士,成都军区后勤干训班学员,分区后勤营房科以战代干四年。无悔军旅,遗憾与提干无缘。

作者:李力义


聚脲防水喷涂涂料 http://www.cjcsd.com/home/case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瑶海生活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