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7-26 18:49:03
随手注册一个域名放到网上,就可以得到极客们的夸夸?
这么个简单的事,就能让大家交口称赞,其实是因为这哥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抵制了谷歌最近这个犯浑的操作。。。
它开放了一个类似于.com、.cn的顶级域名:.zip。
这波操作,搞得咱们以后在网上下东西,聊天得更加小心了。
虽然我相信大家现在不太会去网页端里下载东西,但谷歌这通操作完,指不定回头你就要吃瘪了。
在聊这个全新的顶级域名前,托尼先来告诉大家,这玩意到底可以动什么手脚。
看看这两个链接有什么区别:
看起来是不是差不多?
但其实,前一个是指向Github上一个项目里的某个软件压缩包。
而后者前面那一大串都是障眼法,它真正指向的是一个叫做v1271.zip的网站。
至于这网站里藏了啥玩意,那我们可就不清楚了,指不定就是个古早味钓鱼网站。
总之就是一整个风险拉满。
等等,这玩意看起来不是个github上的文件链接吗,怎么成了另一个人的钓鱼网址呢?
其实这就和电脑如何识别网址有关了:
在访问网络的时候,服务器会把“https://”和“@”之间的内容给当作用户的信息,而不是真实的网址。
被当作网址的,是“@”后面的一连串信息。
所以https://google.com@bing.com这个网址其实访问的是bing.com,中间的google.com因为被‘@’夹在中间所无视。
但是如果我们在“@”前面再加个‘/’正斜杠,电脑就会把正斜杠后面的内容当作网址路径的一部分。
简单来说,有‘/’的话,‘@’就没用了。
举个例子,https://google.com/search@bing.com这个网址就不会落在Bing,而是访问到Google上。
这下问题就来了。
刚才那个网站是怎么做到,绕过这个限制的?明明它也有正斜杠啊。
其实仔细看能发现,这个正斜杠长的不太一样。因为在咱们常用的字符列表里,有另外两个和/非常像的字符:
U+2215(∕)和U+2044(∕)
它们在Chrome浏览器中不被认为是真正的正斜杠,也不像正斜杠那样,能让‘@’变没用。
所以才能实现一整个偷梁换柱,让假网址变的很像真网址。
虽然说多看几眼咱们可以发现这个假斜杠的宽度不太一样,而且仔细看的话,会发现Chrome也对真实访问的网址用颜色做出了标识。
但是呢!在电子邮件里,‘@’的字号可以被设置到最小,来实现一个瞒天过海。你品品下面这张图。
来自海外安全人员的测试
这就是他实现恶意攻击的方式。通过假的正斜杠+@字符的方式,将虚假的.zip域名给伪装成一个正规下载文件。
所以啊,对于谷歌这波操作,我是真没整明白。。。
这事得追溯到2023年5月15号,谷歌开放出了一批新的顶级域名(TLD)给大家注册。
这些顶级域名就像是各个网站页面们的“小区号”,比如.com、.org、.cn、.edu这些都是。
互联网发展了这么多年,大家对网址的需求也贼多。为了能让大家都有足够能用的网址,互联网运营商会提供各种各样的顶级域名来让大家购买。
而在这回被放出来的顶级域名里,就有.zip的身影(同时开放的还有.dad.phd.prof.esq.foo.mov这些)。
之后,咱们就可以注册各种以zip结尾的网址,比如说什么setup.zip啊,前面提到的v1271.zip都是如此。
本来到这一步事情其实也还好,大家伙都是擅长网络冲浪的高手,也不至于看到个网站就打开了。
但坏就坏在,这玩意放网址里,长得太像一个可以下载的压缩文件了,谁还没下过几个zip安装包啊。
而且危害还不止如此。
这年头的软件们都喜欢给咱们输的文字版网址,自动生成一个可以点击的超链接,所以它的危害性能再上一层。
比如微信就可以把.com结尾的、长得像网址的东西转换成链接,虽然目前还没识别.zip这个顶级域名,但是可能也就是时间问题。
这就意味着,未来我们在聊天、发邮件、找攻略的时候,遇到的所有XXX.zip都可能变成一个可以点击的链接。
咱们就举个例子吧。想象一下咱们在找资源的时候,可能会看到好心人这样介绍:
这种时候如果有人恶意注册了download.zip这个域名的话,就会导致这段话里的donwload.zip变成一个可以立刻点击的链接。。。
那万一路过的群众如果点击一下这个链接,打开的东西可能就不是咱们想要的资源,而是一个恶意文件或者是网页。
风险一整个拉满。所以,在这些本意方便大家的技术叠加之下,.zip这个域名的危险性被再一次放大。
不过呢,这事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碰到的,而且网上也有不少大佬用这个域名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,自愿当起了“白衣骑士”。
比如文章开头里提到的夸夸,就是在感谢一位叫Alex的大佬,他注册下来了setup.zip这个域名,用来宣传.zip的危害性。
也有老哥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认识到.zip可能带来的危害,在自己的zip域名上设计了一个模仿WinRAR的界面。
你还别说,我觉得这有鼻子有眼的页面还真的能骗到人
甚至还有人为了一劳永逸,做了一个Chrome插件,用来禁止浏览器访问.zip和.mov域名。
虽然说对咱们这样的互联网用户来说,去论坛上找资料的情况已经不多了。但无论如何,网上冲浪还是要注意安全,不该点的链接不要瞎点。
也祝愿大家别和我一样,被黑客一秒盗走了账号密码。。。